夏季疾病预防小常识(收集3篇)

时间:2024-08-18 来源:

夏季疾病预防小常识范文篇1

关键词:猪;高热病;防治

中图分类号:S858.28文献标识码:B文章编号:1007-273X(2013)08-0052-02

猪高热病主要表现为高热、食欲下降以及皮肤发红等,这是一种比较严重的传染病。这种疾病的病因非常复杂,疾病的控制难度也比较大,常常因为误诊或延迟诊治而导致死亡,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。通过分析大量猪高热发病、临床症状的资料,笔者认为“预防结合,以防为主”的思路,不断提高猪体的自身免疫力,有效缓解猪体的呼吸,促进猪体血液循环的改善,保证猪体能够真正退热。

1猪高热病的流行特点

猪高热病主要呈现为区域性爆发,呈季节性流行,多暴发在高温、高湿的夏季。这种疾病发病非常急、猪体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比较高,多发生在卫生条件比较差、饲养管理水平较低的散养户以及中小型养殖场。另外长期食用霉变的玉米,猪体免疫不合理、不到位以及免疫程序不科学等也是造成这种疾病多发的重要原因。

2猪高热病的临床症状

猪高热病在发病初期,猪体表现为持续4~10d高温,患猪的体温保持在41~42℃,表现为呼吸急促,食欲减退,精神萎靡不振,中期猪体主要呈现为拉稀、呼吸急促困难以及皮肤发红等症状,与流感症状相似,后期的症状与猪蓝耳病类似。因此,猪高热病易被误诊,导致大量猪死亡。

患高热病的哺乳期仔猪主要表现为肺炎、高烧以及重度咳嗽等。处于断奶期和生长期的病猪会急性发病,患猪会在突然卧倒不起,并且呼吸急促,全身皮肤发红,存在非常严重鲜明的肺炎症状。患病母猪的体温不断增高,出现比较严重的便秘情况,病情严重时患病母猪还会出现流产甚至不孕以及肺炎的症状。断乳后的母猪会出现期延长,假怀孕的母猪例数不断增多,母猪的流产率大大升高,多表现为晚期流产以及产死胎、弱仔等症状。

3猪高热病的流行因素

猪高热病是由多种细菌以及病毒所引起的高热病综合征,临床表现在高热、咳嗽、高死亡率等。该病来势比较凶猛,治疗效果非常不理想。虽然这种疾病的发病原因比较复杂,但其流行因素较集中,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
3.1天气情况以及饲养环境

猪高热病多发在高温以及高湿的夏季,与养殖场的饲养环境等密切相关。中国大部分地区,夏季气温炎热,雨水较多,容易形成高温以及高湿的环境。对于小型养猪场来说,猪舍的环境相对来说较为简陋,卫生条件不达标,猪舍的整体通风条件不良,在高温高湿的气候环境下容易诱发猪高热病。

综合分析猪高热病多发区域的综合资料,可以看出这种疾病呈现南重北轻以及南早北迟的现象,这与我国南方地区夏季气温较高以及湿度较大有很大的关系。在环境条件好、卫生质量高的养猪场,该病的发病率低,并且能够在发病初期及时遏制疾病的蔓延。相反在那些环境条件比较差的养猪场,该病的发病率非常高,最终造成比较大损失。

3.2疫病防疫意识淡薄

近几年,中国养殖业取得了比较大的成就,但是仍然处在从散养型到小规模集中饲养的过渡阶段。养殖户的整体素质比较差,对猪体疾病预防缺乏足够的认识,另外猪体发病之后不是及时向兽医询问,而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治疗,最终导致猪体发病率不断增高。调查资料显示,大部分养猪户对疾病的防疫意识比较缺乏,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①疫病防控意识匮乏。很多养殖户都知道采用疫苗预防猪瘟以及链球菌等,但是只有很少的养殖户采用疫苗预防蓝耳病以及口蹄疫等。②对病死猪的处理不当。许多养殖户由于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,不愿意将病死猪焚烧或隔离,部分黑心养殖户甚至直接将病死猪肉流向市场。对于病死猪,有的养猪户直接将其丢弃在路边、河沟里,这不仅造成环境污染还造成疾病预防无法控制。③综合防治措施不到位。在高热病多发季节,养猪户一定要做好综合防治,尽量减少这种疾病的暴发。但是部分养猪户缺少这种综合防治的意识,没有做到每天1次消毒,没有根据疾病的发展选用适合的药物进行投药防治。

4治疗措施

(1)加强饲养管理。猪场要采用全进全出,尽量采用自繁自养的方式进行后续养殖,不要购买存在疫病安全隐患的猪。养殖户的种猪以及育肥猪一定要分开饲养,并做好隔离。在高热病多发的夏季,要做好猪舍内部的通风以及防暑工作,为猪体提供足够的饮水,确保猪舍的干燥,在温度较高的时,要采取措施进行降温。另外要保持科学合理的饲养密度,尽量减少猪体混群以及转群的次数,有效降低应激因素。另外要尽量采用高质量的饲料来保持猪体的营养水平,有效增强猪群的免疫能力。在高热病的发病季节,要尽量选用质量较高的玉米进行饲养,积极采用规范化以及标准化饲养模式进行饲养。

(2)做好猪舍消毒工作。要定时清理猪舍内的粪便等排泄物。定时定期对猪舍进行消毒,有效减轻猪场内部容易形成污染的微生物,尽量减少各种外源性感染因素的侵入。坚持做到每周消毒2~3次,在夏季高温季节要尽量提高消毒次数,对已经发病的猪场要增加消毒的次数,保证每天进行2~3次的消毒。

(3)及时进行防疫和防虫工作。对猪场内健康的猪,要依据当地的疫情发展情况结合自身的现实状况,选用科学合理的疫苗以及免疫程序等做好猪各种疾病的预防工作。另外对于断奶后的幼猪,一定要采用合理地驱虫剂实行驱虫。

夏季疾病预防小常识范文篇2

夏季虽然是在阳气极盛之时,但已潜伏阴气的萌生,所以有“夏至――阴生”的说法。“伏”天的含义是阳气外张、伏阴已动。正常人气血充沛,精力旺盛,正气可以抵御外邪,并可避免五脏之气因外邪而失去平衡。若气血亏损之人,机体对外邪抵抗能力下降,阴阳失调,就会产生疾病。因此,补偏救弊,调摄阴阳,改善体质上的不足,是预防疾病的基本条件。

由于老年人的生理机能衰退,皮肤汗腺萎缩,循环系统的功效下降,故而散热不畅、难耐酷暑,在湿热双高的夏季,稍有不慎就会出现中暑及心脑血管疾患,倘若抢救不及,后果则难预料。因此,古代养生学家主张夏季应“夜卧早起,无厌于日”,就是要早早起床适当进行一些体育活动,午饭后宜坚持小憩,以养精蓄锐使机体处于最佳状态。

夏季既要防暑也应防寒,出汗太多时可以喝一些淡盐水,夜晚露天乘凉不宜时间过长,入睡时切莫迎风而卧,谨防外邪侵入体内,引发头痛腹泻、关节酸疼、面部神经麻痹等症。有条件的老人,可在伏天来临时,到风光秀丽的山林海滨消夏避暑,或垂钓于水畔树下,或在清凉气爽处散步练功,或品茗弈棋于虚堂静室,以调节心境、陶冶情操,防止心火内升殃及腑脏。

伏天湿热,火气旺盛,老年人在精神和心理上宜“息其怒、静其心、安其神”,使自己时时保持一种恬淡的心境。在生活矛盾面前,更要心平气和地泰然处之,保持“常有冰雪在心之感”,切不可动辄烦躁发怒,否则难免热上加“火”愈发愤然,这就是“心静自然凉”的内涵所在了。

夏季疾病预防小常识范文篇3

所谓“冬病夏治”,就是冬天好发之病,在夏天进行治疗,使病人虚阳恢复正常,增强抗病能力,从而预防和减少疾病在冬季的发作。由于自然界夏季阳气最旺,人体的阳气在夏天也达到最高,因此,一些冬季好发的疾病在夏季治疗,可以达到最好的效果。夏治主要采用伏天敷贴疗法。冬病夏治是中医学独有的治疗方法,通过药物透皮吸收和针刺经络穴位传导的方法,达到温阳利气、散寒除痰、扶正祛邪的目的。专家指出,很多人都知道冬病夏治,但是具体时间、具体方法不是特别清楚。冬病夏治宜从每年入伏开始进行。每伏贴敷三次,三伏共贴九次。每伏中任何一天都可以贴敷,每天、隔天或隔两天贴一次均可。

为何“冬病夏治”效果好

根据中医“春夏养阳”的理论,冬季寒冷的气候对人体伤害较大,加上人体阳气不足,很容易患上哮喘、咳喘、支气管炎等疾病,而且难以痊愈。而夏天是疾病缓解期,加上天气炎热,人体阳气旺盛,尤其在三伏天,人体皮肤的腠理完全开泄,选取特定的穴位进行敷贴,所贴药物最容易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,通过经络气血直达病处,对相应的脏腑起到扶正去邪的效果,增强机体免疫力,减少冬天发病次数,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。

治疗手法

一般医生实施冬病夏治会根据患者的病症不同设计最佳的治疗方案,运用入伏敷贴的原理进行,应用中药散剂,加入药汁调匀敷贴在人体体表相关的穴位上。在穴位敷贴、穴位注射、隔姜灸、直接炙、针刺法、艾灸等疗法中选择一种或两种。此外,还可以做一些相应的补助人体阳气的药疗、食疗或理疗。

适应症

冬病夏治效果最为理想的是呼吸系统疾病,如小儿及成人哮喘、咳喘、咽炎、扁桃体炎、支气管炎、支气管肺炎、反复呼吸道感染、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等。此外,冬季易发的感冒、肩周炎、冻疮、过敏性鼻炎、风湿性关节炎、类风湿等疾病在夏天治疗也有满意的疗效。

治养结合

专家指出,中医讲究治养结合,所以,接受冬病夏治的患者要在饮食、生活上有所节制,不要贪凉,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。少吃冷饮。冷饮不但伤及脾胃,还可使沉积在体内的寒气凝滞,影响疗效。睡眠充足。充足的睡眠可放松肌肉、缓解情绪,从而提高经络穴位对药物刺激的识别,引导药物直达病灶。不要吃肥甘厚腻、生痰助湿的食物;禁食海鲜、虾等发物,以免影响治疗效果。

“副”作用

在进行冬病夏治时,疾病趋好或痊愈时贴敷处会出现疼痛、肿胀等症状。这些症状有时会给患者一种错觉,认为药不奏效或产生了副作用。因此,接受治疗的人一定要对此有所认识并做好心理准备。在药物贴敷后4~6小时,有人会有刺痒感,这是药物渗透表皮后的一种正常反应;还有人会出现红、肿、热、痛,甚至可能起水泡。这是药物被人体充分吸收、穴位敏感造成的。因此,皮肤起泡、反应强烈的病人疗效往往出乎意料地好,但也并非起泡越多越大越好。为防止感染,不要抓破水泡,小泡可等其自行吸收,大泡可用消毒针头刺破引流,外涂皮维碘液。

【特别提醒】

【夏季疾病预防小常识(收集3篇) 】相关文章:

寒假趣事日记精选1(整理9篇) 2024-08-16

优秀日记[精选](整理5篇) 2024-08-12

精选昆虫日记(整理2篇) 2024-08-12

[精选]成长日记作文(整理5篇) 2024-08-10

我的日记6[精选](整理3篇) 2024-08-09

校园生活日记精选1(整理9篇) 2024-08-09

实用的日记作文精选(整理6篇) 2024-08-08

最后的讲座观后感(整理4篇) 2024-08-18

夏季疾病预防小常识(收集3篇) 2024-08-18

低碳出行作文(整理5篇) 2024-08-18